“酒越陈越香,越老越值钱”。
这种观念,让老酒回收成为了白酒中最吸引人的行业之一。

不过,大街上的“高价收老酒”,却有了“畸形”的发展趋势,猫腻也越来越多。
这不,浙江某地65岁的刘大哥,家里有2瓶上个世纪80年代产的茅台酒,之前在报刊上看到一个叫罗强的专家说道:“老酒收藏主要是以上世纪60-90年代前的名牌老酒为主,此时生产的白酒处于中国酿造工艺和发展的辉煌时期”。

查了资料后才得知,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大部分酒厂均广泛采用传统的制酒工艺和窖藏周期,并且用粮率也相对较高,因此这个时期产的名优酒,具有更高的收藏价值,也就更值钱一点,他就觉得自己的茅台肯定很值钱。
之后,就在大街上拉了一个“高价回收老酒”的贩子回家鉴酒,他原本只是想让那人看看这2瓶茅台到底能卖多少钱,可不知怎么回事,最后竟然稀里糊涂地卖出了一瓶,事后反应过来的他,知道自己被套路了,可这时,贩子早已跑路了!

其实,不怪他没有防人之心,就连不少自称专业的藏酒行家,也被“高价收老酒”的套路给“打脸”过,纷纷直言:没这行天分的话,还是千万小心被套路吧!
猫腻1、“贬低”你手里的老酒
众所周知,鉴定老酒的真伪,不可能通过开瓶品尝或化验成分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得出结论,所以也就给了个别老酒回收贩子“投机倒把”的机会。

他们一般会先给出一个较高的价格,说你存的老酒确实很值钱。
但是,他们又会说你的老酒封口有问题,不是有裂痕,就是有松动等等,已经出现“跑酒”现象了,所以酒质已经变差了,这时候再告诉你,有“破损”的老酒价不高,然后就趁机降价,还说什么给你的价格已经是市场最高价了,不少酒友在这时候就很害怕自己手里的老酒贬值,匆匆地就把酒给出手了。

看似高价回收,实则远低于市场价,这也是众多老酒贩子心照不宣的猫腻之一。
猫腻2、谎称回收老酒为了“收藏、自饮”
首先,不排除真的有一些收藏家回收老酒是因为个人爱好或者自饮,但也确实有一部分贩子回收老酒是为了转手高价出售、或进行造假。
其次,“打孔茅台”等假酒这些年屡禁不止,肯定离不开个别老酒回收贩子在这中间“使绊子”,他们对老酒进行的“二次包装”,令一众行家都感到头疼。

猫腻3、给出的价格竟然低于“新酒”
有的老酒回收贩子会说你手里的老酒有异味儿了,所以会给出一个比新酒低得多的价格,这时候你就郁闷了,手里的酒明明密封完好,为啥他们能闻见异味儿?
于是,他们就会整出一大堆的专业名词、句子来忽悠你,说你的酒还是不够陈、没有接下去存放的必要等等,很多人最后都难免被套路。

所以,总结起来就一句话,高价回收老酒套路多,咱们普通老百姓没有那么多精力、财力的别碰,而且,随着白酒新国标的持续推行,有不少高性价比的优质纯粮酒在出厂之前就已经存够一定年份了,根本无需多存,没必要冒着跑酒的风险去存放,若是平时实在没有精力和方法去认真选择的,可以参考下面两款:
最后在这里给大家提个醒:不要相信路边的高价回收老酒贩子,尽量还是要到正规经营店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