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是构成哺乳类子宫内壁的一层,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内膜表面2/3为致密层和海绵层,统称功能层,受卵巢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变化而脱落。基底层为靠近子宫肌层的1/3内膜,一般不受卵巢性激素影响,不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子宫内膜的正常厚度是多少呢?子宫内膜的正常厚度一般为2-10mm。

子宫内膜对雌激素和孕激素都起反应,因此可随着周期发生变化。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子宫内膜的生物化学变化。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分为三期,包括增殖期、分泌期、月经期。下面以月经周期28天为例来详解。
增殖期
月经周期第5-14天。这一时期子宫内膜厚度由0.5mm增至3-5mm。增殖期分为增殖早期、增殖中期、增殖晚期。增殖早期:月经周期的第5-7天,这一时期子宫内膜厚度为1-2mm;
增值中期:月经周期的第8-10天,内膜腺体增多增长;
增殖晚期:月经周期的第11-14天,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达到3-5mm。
分泌期
月经周期第15-28天。子宫内膜厚度为5-10mm。分泌期分为分泌早期、分泌中期、分泌晚期。
分泌早期:月经周期的第15-19天,此时内膜腺体更长,弯曲更明显;
分泌中期:月经周期的第20-23天,此时子宫内膜更厚,并呈锯齿的形状;分
泌晚期:月经周期的第24-28天,此时为月经来潮前期,相当于黄体期退化阶段,该期子宫内膜呈海绵状,厚度达10mm。
月经期
月经周期第1-4天。这一时期雌激素水平降低且无孕激素,内膜小动脉、组织缺血缺氧而出现局灶性坏死,坏死的内膜组织剥落与血液混合排出,形成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