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带来的伤害究竟有多可怕?

昨日,一则男子每晚熬夜至3点查出胃癌的新闻冲上热搜,熬夜可能比你想象中更可怕。熬夜比你想象中更可怕

熬夜增加胃癌几率

香港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当大鼠被剥夺睡眠7天后,胃部的血流量可减少15%,胃黏膜也有30%~50%的损伤。反映到人身上则意味着缺乏睡眠易导致胃黏膜受损,从而易患上消化性溃疡病。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昱倩介绍说,人体的胃肠道也需要休息,以实现自我“保养”。熬夜则让胃肠道休息的效果大打折扣,影响胃的修复和保护能力,使胃肠功能减弱。长此以往,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会接着出现。此外,一些人熬夜时习惯进食,会增加肠胃负担,也会导致胃病。

熬夜带来的伤害究竟有多可怕?

熬夜易诱发糖尿病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石凤英: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来说,熬夜往往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这是因为和其他人相比,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存在着一定的患病诱因,如果条件适合,就像种子遇到适当的环境一样,很快会生根发芽。

熬夜容易致高血压甚至猝死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丁建东:有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这也使得熬夜人群患各类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严重的会导致猝死。

熬夜易患癌

医学研究表明,熬夜的人比睡眠正常的人更容易患上癌症。以胰腺癌为例,经常熬夜的人发病率要比一般人高出3倍多。因为癌细胞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的,而细胞分裂多在睡眠中进行。熬夜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从而导致细胞突变,产生癌细胞。

常熬夜容易抑郁

泰国国立玛希隆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喜欢熬夜的2型糖友比早睡早起的2型糖友更易抑郁。研究者从美国和泰国选取了近500名2型糖友,其中七成为女性。所有参与者在调查问卷上报告了他们的抑郁症状、睡眠质量,以及偏好的活动与睡眠时间。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受试者中,偏好夜间活动的病人比偏好白天活动的病人有更多抑郁症状。在研究者调整了可能影响发生抑郁的其他因素(如睡眠质量、年龄和性别等)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这项在美国内分泌学会年会上宣读的研究成果表明,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更有利于糖友的身心健康。

熬夜伤害眼睛

熬夜对眼睛的伤害可不只是出现“熊猫眼”那么简单。长时间超负荷用眼,会使眼睛出现疼痛、干涩等问题,甚至使人患上干眼症。

此外,眼肌疲劳还会导致暂时性的视力下降。长期熬夜造成的过度劳累,还可能诱发中心性视网膜炎,导致视力骤降。

熬夜引发神经衰弱、头痛失眠

人的交感神经应该是夜间休息、白天兴奋,这样才能支持人一天的工作,而熬夜者的交感神经却是在夜晚兴奋。熬夜后的第二天白天,交感神经就难以充分兴奋了,会使人没有精神、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健忘以及头晕、头痛等。时间长了,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更加严重的问题。

熬夜增加乳腺癌风险

加拿大一项医学研究发现,长期上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会翻倍。此前,加拿大皇后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134名女性乳腺癌患者与1179名健康女性的健康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与其他女性相比,夜班工作达30年以上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增加了两倍,这说明熬夜对于患乳腺癌有着直接的影响。

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刘德佩介绍说,长期连续熬夜暴露在人工光线之下,加上精神处于紧张状态,会干扰人体内荷尔蒙的分泌,从而抑制脑部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增加患癌概率。

熬夜易伤心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人口卫生部门的专家进行了一项新研究,研究中选取了约5.4万名成年人,其年龄在45岁以上,结果发现,与每天睡眠7~9个小时的人相比,睡眠时间太短的人患上冠心病、脑卒中等疾患的几率较高。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邢俊武介绍说,睡眠与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绞痛发作、心力衰竭、心源性哮喘的发作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凌晨4~7时这一时段,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心血管活动不稳定,如果此时未处于休息状态,更易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突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熬夜降低免疫力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人体生理反应的节奏跟昼夜交替一致,一旦这个节奏被破坏,人们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就会降低。研究者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免疫学博士于肖飞说:“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昼夜交替如何影响机体免疫系统,也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利用自身免疫功能来对抗感染或者预防免疫疾病。”

熬夜易做噩梦

美国“趣味科学”网报道,《睡眠与生物节律》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睡觉太晚更容易做噩梦。研究中,土耳其科学家调查了264名大学生的睡眠习惯,并利用睡梦焦虑指数测量了其噩梦发生频率。结果发现,习惯熬夜的参试者睡梦焦虑指数平均达到2.10,习惯早睡的参试者只有1.23。另外,研究人员对近4000人的网上调查发现,在20多岁的女性中,熬夜与噩梦存在正比例关系。

熬夜易发胖

美国《睡眠》月刊刊载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熬夜越晚的人摄入热量越多,越容易发胖。研究涉及255名志愿者,一部分为熬夜缺觉组,一部分为参照组。结果显示,当熬夜缺觉组志愿者凌晨4时上床睡觉,4个小时后即8时起床,那么他们夜间11时后平均摄入大约550卡路里的热量,远远超过身体所需,从而导致肥胖。

减重门诊主治医师臧平介绍说,每天睡眠低于6.5小时的人更容易得肥胖症。睡眠不足可使人体分泌更多的“饥饿荷尔蒙”,让人过食导致肥胖。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都是在夜间睡眠时才分泌的。经常熬夜,还会导致内分泌紊乱,从而形成内分泌失调肥胖。

熬夜对大脑伤害大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整晚没睡的受试者,其脑部的化学物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和 S-100B蛋白呈上升趋势,而它们都是脑部损伤的标记物。实验结果显示,拥有良好睡眠,对于维持脑部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专家介绍说,常熬夜会让人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头痛、失眠等也都会出现,这是因为熬夜造成大脑神经“加班”,而神经疲惫的结果就是消极“怠工”,造成脑神经慢性损伤。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miewenzi@live.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5日

相关推荐

  • 女性每天洗内裤,那为啥中间还是发黄、发硬?

    内裤是人人必备的一件衣物,由于内裤属于贴身私人品,多数人提到内裤,还是比较害羞的。内裤的主要作用除了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之外,也有助于阻断外界细菌、真菌的侵入,达到隔离保护的效果,降…

    2022年8月3日 健康
    374
  • 肾虚有哪些症状?

    肾虚的症状可能会有久病不愈或头晕目眩等。肾虚会使男性出现阳痿、早泄、少精、弱精等病症。而女性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异常等病症。除此之外,平时还会出现缺乏自信心、焦虑、易怒等负面…

    2022年8月12日
    243
  • 肚子经常咕咕叫且频繁放屁怎么回事?

    任何人都会放屁,即使平时表面再漂亮,行为再优雅的人也会放屁。因为只要有食物进入肠胃,肠道里面就会产生气体,这些气体随着肠道的蠕动到了直肠肛门后就会被排出。 正常人每天都会放屁5到1…

    2022年12月21日
    44
  • 每天多刷一次牙能预防心血管病!

    《欧洲心脏杂志》刊登的这项研究数据来自韩国的国家健康保险系统,纳入了247696名40岁以上居民,均没有心血管病史,其中58%是男性,19.9%的人患有高血压,21.8%的人吸烟。…

    2021年8月18日
    620
  • 性功能为什么会减退?如何改善性功能?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大部分生理能力都在缓慢恶化。男性性功能的高峰期约为18-22岁。除了少数生活极其自律、饮食极其健康的人外,大多数男性在30岁以后性功能会有所下降。 然后…

    2022年7月27日
    434
  •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有什么区别?

    气虚 气虚就像气球没气了,升不起来,动力就不足了 身体表现就是——乏力了 我们身体的气有三个方面:先天(出生就有的)精气,后天的水谷精微之气(脾胃生化)、还有一种是呼吸的气(肺) …

    2023年1月12日 健康
    202
  • 心跳越慢是不是说明身体越好?

    “心跳越慢越好”这个说法不全面,对于健康成年人,在正常心率范围内,心跳越慢的确越好,而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而言则不然;最大心率能够衡量心脏功能,其数值越大,意味着心脏功能越好。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患者来说,应该将心率控制在目标值以内,这样有益于控制病情。

    2021年8月22日
    861
  • 女性也会肾虚吗?

    “喝XX肾宝,他好你也好”“感觉身体被掏空,把透支的肾补回来”“男人要肾好,就要喝XX”…… 上面这些广告词,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看到这些,男性肾虚的广告画…

    2021年12月29日
    483
  • 男人过了60岁,早晨养成这三个习惯,一般都会长寿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些事情很好,有些事情并不是那么容易,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才能够好好过下去,不要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好就可以了,特别是60岁之后,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但…

    2022年9月12日
    220
  • 体脂秤怎么测出基础代谢率?

    现在的体脂秤,都可以测量出10-20个数据,有一些数据确实利用测量出来的「人体内阻」来计算的,但有一部分是直接计算出来的,即使你不使用体脂秤,也可以计算出来。 之前有人问我基础代谢…

    2022年8月6日
    82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