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家里老人,慢慢地记忆力变差了,容易忘事,有时还会絮絮叨叨。我们以为,他们只是因为年纪大了。但慢慢地,老人的脾气好像变差了,和以前有点不一样了。别人说,年纪大了,会改变脾性,你也信了。后来,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他说自己年纪大了不中用了……再后来,他说今天迷路了,想回家却找不到路了,早上出去到傍晚才回来。可能有些老人就这样走丢了……
这时候,你是不是才意识到:阿尔茨海默病。只是很可惜,此时的病情已经进入了中度痴呆阶段了。阿尔茨海默病约在发生痴呆前数十年就开始潜入我们的大脑了!在开始的头20年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也可能会出现自我感觉记忆力比自己从前正常时的状态有下降,但是与同龄人和同等学历的人群横向比较,认知表现还正常。或者,还会出现轻微的精神行为异常,比如,老年首发的抑郁,焦虑;被窃妄想,被害妄想,毫无道理地怀疑配偶不忠,幻嗅等等。以上症状是在长达20年的AD临床前期阶段2有可能会出现的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的表现。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性痴呆,越来越常见,目前在我国已有约1000万AD痴呆阶段的患者,而且正在年轻化。很多人误以为阿尔茨海默病是人体正常衰老的一部分,这种错误观点贻害万年!
1、这种恶毒物质正在不断危害老年人的大脑健康
正常情况下,人类大脑都会分泌一种物质,这种物质会在大脑中发挥营养神经的作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代谢功能逐渐下降。比如65岁以上,这种物质的分泌就会增加,机体自身不能完全分解代谢掉,就会沉积在大脑内,聚集成灾,危害大脑的神经细胞和血管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那么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侵害人类大脑的?专家告诉我们,这种恶毒的物质叫做β-淀粉样蛋白(简称Aβ)!

在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Aβ会逐渐分裂成两种物质——Aβ40肽和Aβ42肽。Aβ40肽分泌过多,主要沉积在我们大脑中的血管位置,Aβ42肽主要沉积在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处,聚积后就会把神经元慢慢毒死了。当其越积越多,就会开始蔓延,逐渐扩展到大脑其它地方,破坏力极强。人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中老年以后就会发生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典型的退行性疾病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

2、阿尔茨海默病并非不治之症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很多人认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是不可逆的退行性病变。但专家却告诉我们:如果在患者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即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之前,进行一定的检查,揪出破坏大脑神经的“元凶”,在早期阶段(即阿尔茨海默病第二阶段)对疾病进行诊断和干预,那么阿尔茨海默病是可治的!关键看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阶段。
如果说一个人得阿尔茨海默病有症状的时候是在65或70岁,实际上在20年前(即45或50岁)脑子里就开始产生这种坏蛋白了,坏蛋白在慢慢地发挥作用。因此,特别重要的是在没有症状的时候就诊断出来,然后进行坏蛋白的清除。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阿尔茨海默病是可以治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有可能阻止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甚至能够逆转它。
3、早期疾病的自测方法
1、主观认知下降(SCD-9)自测问卷
- 你认为自己有记忆问题吗? (1)是 (2)否
- 你回忆3-5天前的对话有困难吗?
- 你觉得自己近两年有记忆问题吗?
- 下列问题经常发生吗:忘记对个人来说重要的日期(如生日等) (1)经常 (2)偶尔 (3)从未
- 忘记常用号码吗?
- 总的来说,你是否认为自己对要做的事或要说的话容易忘记?
- 下列问题经常发生吗:到了商店忘记要买什么
- 你认为自己的记忆力比5年前要差吗?
- 你认为自己越来越记不住东西放哪儿了吗?
参考评分标准:回答“是”记1分;回答“否”记0分;回答“经常”:1分;回答“偶尔”0.5分;回答“否”0分。最后得分=各项分数相加。这是在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能够发现疾病苗头最早的检查。
【解析】60-80岁的人,如果最后得分大于5分,那您需要特别警惕疾病的来袭了,那么就需要去医院的记忆专科门诊或者主看记忆问题的专家门诊就医了。
2、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主观认知下降的临床特征
我们反复强调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防的重要性,那么何谓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现”?在文章开头说的已经找不到家了,算早期吗?当然不算!刚刚经历过的事情,就不能回忆了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阶段,能算早期吗?也不能算! 在此则需引入一个新的概念: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指的是我们自己觉得自己的记忆力较我们以前认知正常的状态有明显下降。但是,经过专业的认知测验后,分数却是在正常或者任意一个认知域的一个检测指标都没有达到1.5SD范围内的改变。国际上将这样的群体定义为SCD,是一类容易出现MCI和AD痴呆的高危人群。
但是,仅符合SCD的定义还不够,还需要满足以下7条SCD的临床特征:
- 自我感觉记忆比从前有下降
- 这个感觉出现在5年之内
- 这种感觉在60岁及以上出现
- 对这种感觉很担心,怕患上AD
- 这种感觉持续存在
- 因为这种感觉而主动去医院记忆门诊就医,即使一次检查都正常,也不能说明什么。而应该动态监测,看变化趋势最有意义
- 知情者证实患者的记忆力比从前有下降,或者,有轻微的精神行为异常。
以上7条,其中第四条最重要,是必要条件。只要有担心,就要高度重视,尽快检查淀粉样蛋白。因为时间就是大脑,一旦明确是AD临床前期,就要尽早开始治疗,按下AD进展的暂停键,拒绝AD。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进入新时代
1、重塑肠道菌群的甘露特钠

作用于肠脑轴,重塑肠道菌群,抑制异常的代谢产物,阻止外周炎性免疫细胞侵润大脑,降低神经炎症,同时抑制A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可以改善整体认知功能和提高机体免疫力。根据近2年患者家属反馈,甘露特钠在改善认知的同时,对于改善失智症患者的情绪、睡眠和二便功能亦有显著效果。
2019 年11 月2 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了国产原研药甘露特钠胶囊用于治疗轻中度AD。经过了2年多的临床实践,2021年12月3日甘露特钠喜进医保,虽然进医保和进医院还不是一回事,但是大幅度降价是老百姓可以真正享受到的实惠,可以长期使用了。应广大患者家属要求,在此更新一下失智症用药大全,就是为了与时俱进详细介绍近2年甘露特钠的使用经验。
- 用于AD临床前期主观认知下降(SCD)阶段患者:建议一次一粒,一日二次长期服用;
- 用于痴呆前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阶段患者:建议2粒,日二次;一粒日二次一周后增加到2粒日二次后长期服用。
- 用于AD痴呆阶段患者:建议滴定给药:一粒日二次一周后,增加到2粒日二次,再一周后增加到3粒日二次长期服用。
个人认为,甘露特钠可以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任何阶段,但是,还是在临床前期应用效果最好,可阻断AD病程,终生维持在临床前期不进展,保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尊严,使患者优雅老去。这是治疗的根本和意义所在。
2、FDA新批准的治疗AD的新药
阿尔茨海默病(AD)新药Aduhelm是由渤健公司(Biogen)研发的一种针对脑内淀粉样蛋白病理改变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它可以有选择性地与大脑内的淀粉样蛋白结合,从而将其从患者的大脑中清除出去。

相比目前已有的疗法,Aduhelm具有明显的优势,它是首个被证明可以清除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致病病理改变(Aβ)的药物。EMERGE研究发现,在接受高剂量的Aduhelm治疗的患者,随访过程中发现其认知功能得到改善,达到了主要终点。同时进一步分析也发现Aduhelm可以显著降低脑内Aβ负荷量。
既往的研究发现,如果淀粉样蛋白一旦触发了级联反应之后,即使去除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沉积,病情仍然持续发展。要想通过阻止淀粉样蛋白聚集,来阻断AD病程,必须在触发级联反应之前,即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开始AD治疗,才能按下AD进展的暂停键,拒绝AD。
临床前期没有临床症状,怎么发现?其实,临床前期也不是一点症状没有的,发病(MCI)前5-10年,患者会有自我感觉认知下降,即SCD。
如果在健康体检中加入SCD检查,对于符合SCD临床特征的人,给予Aβ检查,如果Aβ阳性,那么就意味着具有了AD病理改变,进入了AD连续疾病谱。如果此时能够用上甘露特钠和Aduhelm,同时给予非药物干预,或可阻断AD病程,彻底根治AD。
AD防治重在早期发现!上医治未病,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上医。AD是可以预防的疾病。2020年柳叶刀杂志发表了12种可防可控的危险因素,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到,并终生控制好,就可以降低40%的患病风险。
AD防治最好能从源头做起。可能今天的中青年将关注的焦点都投向了家中老人。其实,到了2050年,八零后将集体进入60岁。关注早期AD,做好上医,不仅为家人,更为自己。只有能够正确识别SCD阶段的症状,才能做到早诊早智,智慧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