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了,万物开始凋零,天气寒冷,身边感冒的朋友也开始增多,所以,为了健康,下面10个事情一定不要做!
整天不开窗

冬季很多人怕着凉而不敢开窗,却不知,不开窗通风透气反而更容易诱发疾病。长期不开窗,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造成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包括病毒、细菌、霉菌等,而且一旦发生感染也很容易传染给家人朋友。
洗澡时间过久
冬季因为房间相对都是封闭的,在浴室洗澡时间过长,容易造成氧气不足,湿气蒸腾,体质偏弱的人,尤其是气虚之人,很容易出现危险。所以,洗澡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之内最好。

锻炼时间过早
冬季运动宜迟不宜早,最好不要很早就出去运动。冬季早晨,天气较为寒冷,这很容易使得血管收缩,造成血压增高。
宅在家不出汗
冬季人们外出活动减少,出汗现象变得“难得一见”,长期不出汗也会影响健康。因为人们穿得厚、住得暖、活动减少,常会造成体内积热不能适当散发,加上冬令饮食所含热量较高,很容易导致上火。

熬夜不午休
冬季应早睡晚起,但因天气寒冷,睡眠会受到一定影响,建议有条件最好睡个午觉,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情绪波动大
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心胸,不要让情绪波动过大。

蒙头睡觉
冬季睡觉,有些人喜欢用被子蒙住脑袋。其实,这个做法对身体不好。很多年轻人喜欢钻进被窝里蒙着头睡觉,或者用被子遮住口鼻,觉得有安全感又暖和。实际上,这样睡觉空气难以流通,氧气量会逐渐减少,呼出的二氧化碳难以散出,会令人呼吸不畅。

此外,盖着过厚的棉被对身体也不好,厚棉被容易积攒灰尘,刺激呼吸道粘膜,加重哮喘和慢阻肺症状或使其复发。
活动过量
冬季因为温度低,身体本来消耗的热量就会增多,如果再剧烈运动,就需要消耗更多的热量,而能量的供给是依靠血液,这就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心脏不好的老年人,可能会出现危险。

取暖过度
冬季天寒地冻,老年人怕冷,喜欢用电热毯或热水袋贴身而卧,这样会引起皮肤出红疹或烫伤。

乱用加湿器
进入寒冬,随着室内开始供暖,或是开空调,加热器等,加湿器成了很多家庭必不可少的过冬“利器”。然而,使用加湿器不当会引起“加湿器肺炎”。
加湿器如果没有正确清洁和消毒,使用时间过长,加湿器内壁就会滋生真菌或细菌,其中一些致病菌就会通过细小的水滴颗粒,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引起肺炎。不管怎样,祝愿大家健康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