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健身与科技健美哪个效果好?(科学的健身方案)

当今的健美运动,使用合成代谢类激素(类固醇)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科技选手在用药期间几乎是“超人”——雄性激素水平在短时间内飙升(可以达到自然选手的80倍),配合其他辅助药物,他们能在数月的时间内获得自然训练者需要数年才能实现的进步。

科技选手在cycle期间的代谢水平、恢复速度、蛋白合成速率都高到令人发指。同时,他们的身体对于任何训练的敏感程度都要远高于自然选手,药物的加持使他们几乎不用担心恢复问题。

因此,科技选手们的训练计划通常是艰苦甚至残忍的:组数高、次数高、分化细、频繁力竭,这些都仅适用于科技选手。相比之下,自然健美爱好者们的训练压力耐受程度、以及肌肉生长的能力高度受限于自身自然激素水平,特别是睾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皮质醇。因此自然健美的训练规划应该是截然不同的。

自然健身VS科技健美:练法大不相同,否则死路一条

如何在自然状态下刺激更多的蛋白合成

生物体内,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总是同时进行的。你长了多少肌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比例:合成代谢比例越大,肌肉长的越多。而该比例的高低完全由你的性激素决定。

科技选手的雄激素水平很高,因此残酷的训练以及压力不会对他们的肌肉生长造成过多阻碍。

事实上,某些使用类固醇的人甚至不必依靠任何训练来触发蛋白合成,不训练的类固醇使用者也能轻易获得可观的肌肉量。还有大量研究表明,类固醇能够将训练后的肌肉生长窗口期延长至96至120小时,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科技选手采用五分化训练。

而自然健美爱好者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是——你自身的激素不允许你像科技选手一样“为所欲为”。过度训练会导致皮质醇水平过高,合成代谢率降低,分解代谢率提高,最终掉肌肉掉力量得不偿失。

即使是训练量合理,自然训练者的肌肉合成窗口期也只有36小时左右。你必须更聪明地合理规划训练,使肌肉尽可能处于合成状态,以达到快速增肌的目标。

自然健身VS科技健美:练法大不相同,否则死路一条

高频率、低容量、高强度——自然增肌的秘诀

这也是使肌肉长时间处于合成窗口期的秘诀。我开发了一个久经考验的自然健美训练系统,只要你完全按照概述的方式安排你的训练,它能最大限度提高你的增肌速度。该训练策略建立在三个核心要点上:

1. 高频率

这里的高频率不是让你一天两练,而是要提高单个肌群的训练频率。我推荐使用二分化训练(拉日/推日),练六天休息一天,这样就能够在一周内每个肌群训练到3次。别担心,每次训练课只需不到30分钟时间。在总体训练容量合理的前提下,高频率训练能够让你的肌肉长时间处于合成窗口期。

2. 较低容量,大强度

每个训练动作限制在三个正式组(2组中等重量且远离力竭+1组大重量允许力竭),这样既能够保证训练强度,又能够效减少“垃圾容量”导致过度训练的风险。

3. 一周内容变化丰富

一周多练同一肌群时,采用不同的训练动作和不同的刺激方法。

自然健身VS科技健美:练法大不相同,否则死路一条

具体计划

拉日:腘绳肌、背部肌群、肱二头肌

推日:股四头肌、胸大肌、三角肌、肱三头肌

星期一(拉训练课1)

1.罗马尼亚硬拉:6次x2组。第3组采用大重量暂停/休息(见下文)。

2.窄距高位下拉或引体向上:6次x2组。第3组采用大重量暂停/休息。

3.俯身哑铃侧平举:8次x2组。第3组采用6-8-10渐降组。

4.站姿杠铃弯举:6次x2组。第3组采用大重量暂停/休息。

星期二(推训练课1)

1.颈前深蹲:6次x2组。第3组采用大重量暂停/休息。

2.平板杠铃卧推:6次x2组。第3组采用大重量暂停/休息。

3.哑铃侧平举:6次x2组。第3组采用6-8-10渐降组。

4.仰卧臂屈伸:6次x2组。第3组采用最大化离心收缩。

星期三(拉训练课2)

1.俯卧腿弯举:6次x2组。第3组采用6-8-10渐降组。

2.直臂下压或者仰卧上拉:6次x2组。第3组采用最大化离心收缩。

3.胸部支撑杠铃划船:8次x2组。第3组采用大重量暂停/休息。

4.牧师凳弯举:6次x2组。第3组采用最大化离心收缩。

星期四(推训练课2)

1.腿屈伸:6次x2组。第3组采用6-8-10渐降组。

2.蝴蝶机夹胸或者龙门架夹胸:6次x2组。第3组采用最大化离心收缩。

3.站姿杠铃推举或者哑铃推举:6次x2组。第3组采用大重量暂停/休息。

4.窄距卧推或者三头双杆臂屈伸:6次x2组。第3组采用大重量暂停/休息。

星期五(拉训练课3)

1.反向腿弯举:6次x2组。第3组采用最大化离心收缩。

2.反握高位下拉:6次x2组。第3组采用6-8-10渐降组。

3.中握距坐姿划船:6次x2组。第3组采用最大化离心收缩。

4.哑铃垂式弯举:6次x2组。第3组采用6-8-10渐降组。

星期六(推训练课3)

1.哈克深蹲或腿举:6次x2组。第3组采用最大化离心收缩。

2.上斜杠铃卧推或者上斜哑铃卧推:6次x2组。第3组采用6-8-10渐降组。

3.仰卧上斜哑铃前平举:6次x2组。第3组采用最大化离心收缩。

4.绳索三头臂屈伸:6次x2组。第3组采用6-8-10渐降组。

技巧1:大重量暂停/休息

选择一个你能做大约4-6次的重量。

做4-6次,休息10-15秒,再做2-3次,休息10-15秒,再做1-2次。

始终采用相同的重量,只做这样的一组。

技巧2:最大化离心收缩

每次动作采用5秒的下放速度,同时集中感受目标肌肉的紧张。

每次动作离心收缩的最低点,停顿2秒。

做6-8次这样的动作。最后一次时,在停顿位置保持尽可能长的时间。再一次,你只能这样做一组。

技巧3:6-8-10渐降组

先采用一个重量做6次至力竭。

立即降低重量再做8次,降幅是25-40%(取决于具体动作)。

再次降重25-40%,做10次。

调整重量的间歇尽可能短,同样,你只能这样做一组。

最后

如果你并不想成为职业选手,也没有靠健美吃饭的念头,那么我并不推荐你使用类固醇。脚踏实地,保持热爱,不要为了虚荣而“走捷径”。毕竟,比起站在顶峰,努力攀爬的过程不是更让人热血澎湃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miewenzi@live.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29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29日

相关推荐

  • 有哪些长寿运动?(长寿运动排行榜前十名)

    健步走已经成为很多小伙伴生活的一部分,“晒步数”“占封面”早已风靡朋友圈,为了拼排行,很多小伙伴日走万步,甚至几万步!在大家的概念里,走路是最健康的健身方式、最好的长寿药,可以远离…

    2022年12月21日
    268
  • 11种能帮你快速减肥得美味食物

    想要变得健康,意味着你正在挑战身体的体能极限,通过锻炼、休息、适当的食物营养和充足的水分来平衡肌肉和脂肪的减少。健身需要艰苦的工作、奉献精神以及在不造成伤害或倦怠的情况下增加锻炼时…

    2019年8月3日 健身
    2.7K
  • 4个不一样的练臂动作,教你高效虐臂,打造完美麒麟臂

    今天,小编想给大家介绍的是几个不一样的手臂训练动作,让手臂维度变得更加粗壮起来。在此之前,健身小编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各位小伙伴是不是已经做了杠铃弯举很多次了?或者是俯卧撑,亦或者…

    2021年8月2日
    979
  • 你适合什么样的有氧运动和强度?

    有氧运动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减脂瘦身和提高体能的代表性锻炼方式。而提到有氧运动,多数人在第一时间会想到跑步。跑步的确是一种典型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耐力、肌耐力以及全身耐力,并能…

    2022年8月8日
    552
  • 举重运动能给身体带来什么好处?

    举重对健康有很多好处,但最让人想到的好处可能是增加肌肉量。然而,举重除了增加肌肉质量之外,还有许多令人惊讶的健康益处。举重并不一定意味着笨重的举重。举重可以在健身房进行,或者你可以…

    2019年11月3日
    8.7K
  • 如何拥有完美的腰臀比?7个能练出马甲线跟翘臀的瑜伽球动作

    好身材需要靠后天的努力,健身可以帮您雕刻出色的身材曲线。男生注重上半身线条的雕刻,而女生会重视下半身曲线的雕刻。而女生拥有好看的腰臀比例,意味着曲线更出色,穿紧身裤跟比基尼也会更加…

    2022年7月27日
    513
  • 晚上锻炼等于慢性自杀?

    最近有健身的朋友问:“晚上能健身吗?”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在朋友圈里看到,各种晚上不宜锻炼的说法。比如,晚上锻炼等于慢性自杀、晚上锻炼伤阳气等。其实,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不存…

    2021年9月6日
    1.3K
  • 有哪些全球公认的健身技巧?

    想要通过健身锻炼收获一副好身材,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技巧,而不是盲目瞎练。想要最短时间收获最好的效果,我们需要远离健身误区,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才能提升增肌减脂效率。 这些公…

    2022年10月6日 健身
    179
  • 刚进健身房的女生,如何训练臀腿?

    刚办健身卡的女孩儿,不请私教,怎么在健身房训练臀部和腿部呢?不管你是想减脂,还是塑形,首先你都要优先进行力量训练。具体原理我就不啰嗦了,不知道说过多少遍了,只有扎实的提高净值代谢率…

    2022年8月1日
    331
  • 我必须在短时间的有氧运动前吃东西吗?

    根据你的健康水平和锻炼强度,你在锻炼中消耗的主要是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人体储存这两种能量,我们可以在运动时利用它们来获取能量。由于这个原因,在短时间的有氧运动之前通常没有必要吃东西。…

    2019年10月15日
    5.9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